当前位置:首页 > 提案公开
 
胡士伟委员建议:有效整治利用撂荒地

时间:2025/4/22 11:03:55 来源: 作者:  浏览量: 42



当前农村撂荒地现象时有发生,且有越来越严重趋势,势必与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格格不入,如何有效整治利用撂荒地,阻止撂荒地进一步发生迫在眉睫。

一、撂荒地产生原因:

1.土地产出效率低,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。撂荒地基本处于偏远、交通不便、坡度大的位置,耕地质量不高。多数靠畜力耕作,耕作困难,还由于耕地贫瘠、作物产量低、产值差,无人愿意耕作和流转。

2.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,导致种植业劳动力短缺。目前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不愿意从事农业产业,全部外出转向二、三产业,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、妇女儿童,致使耕地无人种、无力种,部分田地撂荒。

3.农业基础设施薄弱,自然条件恶劣。撂荒地所在位置大多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几乎没有维修过,机械无法通过,耕作条件差,即使能耕作种植,其产出率也很低,广大农民不愿意种植。

二、建议:

1.摸清底数存量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,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综合治理,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。

2.建立政策扶持力度。鼓励和引导撂荒农户通过转包、出租、互换、转让、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,开展撂荒地复耕、复种工作,对复耕的土地给予政策、资金方面的补助。

3.改善基础设施、降低生产成本。针对耕作条件差的耕地,要改善耕作条件,配套基础设施,提升宜机作业水平,修复小型水利设施,逐步恢复撂荒地地力和产出水平,对确不宜耕种的撂荒地按规定用作它用。

4.发挥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。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出面对撂荒地统一管理,积极引导农户将撂荒地流转给村集体、新型经营主体,对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,但又无力耕种而土地撂荒的农户,可以采取社会化服务、鼓励代耕代种和土地托管等方式,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。

5.加大宣传力度、营造撂荒地整治利用良好氛围,坚持疏堵结合,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力量,主动参与防止耕地抛荒,爱惜耕地、管好耕地,确保撂荒地整治利用成效持续可巩固。




    

 

Copyright 2021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 政协绩溪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 皖ICP备2021015482号
皖公网安备 34182402000136号 技术支持:亿家网络  通信地址:绩溪县华阳镇龙川大道号行政办公中心 邮编:245300 联系电话:0563-8162095 传真:0563-8162095
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: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