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绩溪县坚持“文化兴县”定位,不断挖掘优秀传统徽文化资源,着力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。绩溪也依托本地优质的文旅资源,结合非遗特色,推出多项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和多条精品旅游线路,优质供给创造更多消费新场景,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。随着文化旅游快速发展,文化事业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进步,但文创产业却并未随之得到相应的发展。虽然绩溪糸巷文旅综合体非遗街区、数字化非遗展示中心等建成开放,但是文创产业仍存在文化精品不多、文化创新力不足等问题;我县有深厚的旅游资源,但大部分旅游景点文化含量不足,文化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,很少能为游客提供有创意、有内涵的文创产品,绩溪县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,但是一些非遗名片难以被活化充分利用;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也相当有限,导致非遗的传承与推广大受阻碍,为此建议:
一是做好文化+旅游。在传统观光旅游基础上,大力发展体验式、游学式、文化探索式等特色旅游。因地制宜,将非遗产品制作、具有仪式感的习俗体验等项目引入旅游产业,并开发民宿、非遗、民间艺术、传统手工业为核心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,通过文旅拉长文创产品的价值链条。
二是做好非遗产品+创意。文创产品的研发不仅要注重知识性,也要讲究实用性和趣味性,使文创产品接地气,研发更多新奇、时尚、多元化的产品,注重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接轨,注重挖掘开发本土非遗和当地文化相结合,如传统舞蹈、传统戏剧、传统美术、传统技艺衍生出的文创产品。
三是加大投入,深化产业布局。建立专项补贴资金,让企业“有所为,有所获”,政府给予有力保障,增加文创产品线下实体店和线上营销点,增加媒体曝光率,确保产品有销路,将历史文化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。
四是加强人才管理,做强文创产业。一方面扶持非遗和优秀手工业者,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补助补贴力量,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、展示、拓展业务,防止文化传承断裂。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引导,让艺术家、专业人才聚集起来,投入到文创研发创作事业中来,让非遗传承人参与到文创产品研发中来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转化成更加生活化、设计化、艺术化和接地气的文创衍生品。
|